详细>>
收藏 简体 繁体 English

中国铁路设备产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中国 铁路 铁路设备 货车 机车 核心零部件        2021-06-23

摘要
 
    我国高铁已由大规模设计建造阶段转入设计建造与运营维护并重的阶段。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以上。由高水平的运营维护来实现“高速度、高安全、高效能”,我国高铁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高速铁路是一个耦合的大系统,由轨道线路、高速列车、受电弓、接触网等构成,又置于地表稠密大气中,系统的所有特性都与运行速度高度相关。高速列车要实现目标速度的安全运行,必须全面落实勘测设计、基础工程、装备制造、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等6大系统的技术标准。与日、德、法等高铁发源国相比,我国的高铁运营时间很短,实践经验还很缺乏,基础研究也很簿弱。
    我国轨交后市场的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期。我国铁路后市场占比远低于国际水平。随着铁路运营里程增加与运营时间增加,我国的轨道交通运营维护后市场提升空间巨大,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期。德国权威交通咨询机构SCIVerkehr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铁路运营维护后市场的占比为26%,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铁路运维后市场占比均在60%以上,维保市场容量占铁路车辆容量的比例均高于中国,即使比例最低的为印度的也有41%。
    轨交产业链传导路径:铁路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运营维护产业。铁路运维产业较晚受益于铁路大规模建设。
    受轨交产业链传导影响,运维产业一般较晚受益于铁路大规模建设,随着我国铁路运营时间的延长,线路和列车特别是动车逐步进入不同的检测、维修阶段,轨交运维需求将稳步提升,运维产业有望持续受益。
高铁核心产品国产化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据高铁招标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招标总数为463标准列,一列动车组平均成本在1.6亿左右,其中核心部件占高铁成本的70%左右。所以,按2015年数据高铁零部件遍有超过500亿的市场空间,其中并未计算老化更换。我们预测到2020年,整个零部件市场空间有望超过千亿规模。而且我国高铁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核心产品如车轴、刹车片、受电弓、连接器和辅助电源等国产化率都不足30%,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从引进、吸收、到创新的核心技术发展模式。我国的高铁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到吸收再到创新的过程。在引进之初由于外国企业对技术的垄断,条款中基本都会限制国产化发展。直到2012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才拿到生产资格。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我国以高铁为代表的先进轨交产品,仍有部分核心设备、零部件依赖进口,车辆加工机床、轴承、高速车轮、车轴、运动控制系统、轮对、铝合金车身等关键设备、零部件均不同程度依赖进口。乘着《中国制造2025》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东风,结合我国企业不断地创新、消化吸收技术,上述关键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将有显著提升,给轨交零部件行业带来增量市场。
    核心零部件呈现国产化趋势,龙头分享行业成长红利。伴随我国轨交行业不断发展与突破,技术层面的国产化日程渐行渐近。根据科技部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较为明晰。目前我国在自主化大功率机车制动系统、自主化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装备等方面技术基本成熟,并且掌握动车组、城轨车辆车钩材料、缓冲器吸能技术。到2020年,国内铁路研究部门及企业将集中攻克功率半导体器件、超级电容单元插件(12000F、3.0V、10Wh/kg、100万次充放)、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动车组及城轨的空气制动系统、以及动车组及城轨的齿轮传统系统等技术难题。
     我们再以各类轨交零部件及配套系统中中国厂商所占的比例来衡量国产化程度。目前,国产化程度仍然偏低的(这里的标准国产比例低于30%)包括车轴、转向架的轮对、辅助电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减震系统及空调系统;国产化程度中等的(35%-50%之间)包括高压牵引系统、车门(动车外门)、连接器及车端连接管线等;国产化程度较高的包括车体结构、信号控制系统、动车内门、动车组给水卫生系统及动车组内门等。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我国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链及铁路设备产业概况 17
第一节 轨道交通产业概念及类别 17
1.1.1 轨道交通概念及分类 17
1.1.2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及种类 20
1.1.3 城市轨道交通种类比较 23
第二节 轨道交通及设备产业链概况 30
1.2.1 广义轨道交通产业链:领域多样环节众多,机械设备位于中后周期 30
1.2.2 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产业链:轨交建设涉及多个产业 32
1.2.3 铁路设备产业中主要包括车辆及零部件和机电系统两大部分 33
第三节 我国铁路设备产业概况 34
1.3.1 城市群规划下的大轨交时代 34
1.3.2 全国铁路网可分为高速铁路网、普速铁路网和综合交通枢纽三部分 36
1.3.3 轨道交通将成为中国城市群规划下综合交通网络骨架 38
1.3.4 铁路行业“十三五”期间的投资维持稳健 39
1.3.5 2017年招标量将出现复苏 43
1.3.6 铁路设备新增长点在后周期维保市场和城轨交通市场 44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二章 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及规划情况 50
第一节 轨道交通建设是国家基建重要组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占基建投资比重为15% 50
2.1.1 轨道交通建设是国家基建重要组成,保持高位运行 50
2.1.2 中国轨道交通:城轨+城际+高铁多层次立体发展 54
第二节 我国铁路交通建设、规划与投资:高铁迈入“八纵八横”新时代 61
2.2.1 铁路大发展,高铁大跨越 61
2.2.2 我国高铁十年发展:规模世界第一、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走出去”标杆产业 67
2.2.3 “八纵八横”规划:到2030年全国高铁里程达7万公里 73
第三节 铁路投资力度不变,未来规划饱满 96
2.3.1 铁路建设:未来建设仍旧受政策支持,预计投资规模将保持在8000亿左右 96
2.3.2 城际铁路: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建8000公里 107
2.3.3 未来三年迎来通车高峰,通车里程数下滑 114
2.3.4 加快西部铁路建设,铁路建设西东并重,高铁成网是必然趋势 119
2.3.5 “十三五”高铁建设投资仍是重点,重心转向后周期运营;加快铁路改革,以解决资金问题 122
2.3.6 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融资改革值得期待 125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三章 我国铁路设备市场分析 129
第一节 综述:新增+后市场+国产化机遇,关注趋势和结构变化 129
3.1.1 国际比较:我国轨交市场空间大 129
3.1.2 我国铁路投资结构发生变化:车辆市场持续繁荣,后市场进入爆发期 134
3.1.3 国产化机遇期:国产化率稳步提升,零部件市场逐步打开 135
第二节 动车组国产化进程 136
3.2.1 中国动车组发展历程: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推动中国高铁崛起 136
3.2.2 高速列车动车组整车设备特点:结构复杂,技术门槛高 139
3.2.3 我国动车组发展趋势研判 145
3.2.4 和谐号动车组主要系统构成及技术发展方向 148
3.2.5 国产化机遇期:标动助推轨交设备国产化浪潮,国产零部件厂商面临机遇期 154
第三节 我国铁路车辆设备市场需求回暖 161
3.3.1 中国中车全球规模最大的铁路装备制造商 162
3.3.2 动车组招标回暖,货车招标重回高峰,机车更新替换机会显著 168
3.3.3 动车组:高铁客运持续向好,动车组业务触底回升 173
3.3.4 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快速上升,预计2020年,中国制造新增动车组总量为26,395辆,动车组保有量约3.6万辆 177
3.3.5 普铁列车采购以更新需求为主 181
3.3.6 “十三五”机车车辆购置额年均超600亿元,动车组检修有望形成新增长点 190
3.3.7 核心零部件:连接器国产化加速,刹车片和受电弓滑板这两类耗材后市场需求占比达到了97% 195
3.3.8 轨道交通四电系统(站后工程)及信息管理系统 210
第四节 我国铁路设备运维细分子行业众多,多寡头竞争 217
3.4.1 铁路后市场存量市场逐步打开,有望快速增长 217
3.4.2 铁路后市场细分子行业众多,多寡头竞争 226
3.4.3 “十三五”轨交后市场:零部件约增量市场需求约730亿元,后市场需求约650亿元 233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第四章 我国铁路设备产业机会与风险 235
第一节 铁路设备产业链机会 235
4.1.1 核心装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235
4.1.2 核心零部件呈现国产化趋势,进口替代开辟核心零部件新蓝海 237
4.1.3 铁路运输数据持续向好,2017货车需求增速较快 243
4.1.4 高级修招标量井喷,动车后市场爆发在即 246
4.1.5 大型养路机械需求增长 247
第二节 高铁出海机会 248
4.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地设施匮乏存在刚性发展需求 249
4.2.2 中国为名副其实的高铁强国标动将成为出口标准 252
4.2.3 “一带一路”铁路项目落地加速中 253
第三节 铁路设备优势企业特征梳理 256
第四节 风险提示 256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表目录
表1-1 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占比达到15.70% 18
表1-2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主要区别 18
表1-3 各制式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特点 20
表1-4 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的指标及性能对比 22
表1-5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城轨部分) 22
表1-6 城市轨道交通类别对比 23
表1-7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形式里程占比情况 23
表1-8 地铁、轻轨与现在有轨电车运量比较 24
表1-9 城市各种交通工具主要指标比较 24
表1-10 欧美日韩中非地铁线路总里程占比 26
表1-11 有轨电车优点突出 27
表1-12 现代有轨电车与传统有轨电车性能差异 28
表1-13 有轨电车适用范围广阔 28
表1-14 从成本结构来看,轨交项目中机电设备和车辆合计约占30%左右 32
表1-15 完整的轨道交通工程自获批到完工一般需要4-6年 32
表1-16 车辆购置占轨交总投资10%,机电设备占比为19.9% 33
表1-17 2013-2015,铁总每年车辆采购金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 33
表1-18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高速铁路具备运行速度快、运量大、服务质量高、环保等优势 35
表1-19 已发布的四个城市群规划均对重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做出部署 36
表1-20 八纵八横新规划下,除天山北坡外,其他城市群均至少有两条高铁干线经过 37
表1-21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三五期间高铁运营里程复合増速为9.57% 38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1-22 预计十三五期间城际铁路复合増速为28.61% 39
表1-23 根据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城轨运营里程复合增速达13.12% 39
表1-24 “十三五”国家铁路整体投资维持稳健 40
表1-25 我国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万公里) 41
表1-26 2012-2016铁路客运量及增速情况表 42
表1-27 2012-2016铁路客运周转量及增速情况表 42
表1-28 铁路行业投资将出现结构性增长 46
表1-29 2016~2018年《三年行动计划》规划新建城轨2385公里 48
表2-1 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 51
表2-2 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52
表2-3 铁路车辆购置和基建投资(亿) 52
表2-4 铁路每年新投产里程(公里) 53
表2-5 铁路每年新开工项目数(个) 53
表2-6 发改委2016年1月-10月重点铁路项目批复汇总  单位:亿元 54
表2-7 发改委2016年1月-10月重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批复汇总 单位:亿元 54
表2-8 我国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万公里) 61
表2-9 预计2017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 62
表2-10 中国铁路系统的六次大提速概况 63
表2-11 各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一 67
表2-12 高铁运营里程数占世界比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占世界的51.1% 67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2-13高速铁路成为中国新建铁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67
表2-14 中国是世界上第11个开通高速铁路的国家 68
表2-15 高铁显著缩短500公里之内的城市间交通时间 69
表2-16 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全球领先 71
表2-17 中国高铁技术是一个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72
表2-18 中国高铁执行能力强、施工周期短 72
表2-19 从建筑成本上比较,中国高铁建筑成本相对较低 72
表2-20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 74
表2-21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情况 75
表2-22 “八纵八横”与“四纵四横”里程目标对比 76
表2-23 中国铁路网在未来十五年仍将保持快速扩张 76
表2-24 中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情况 77
表2-25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完成情况 77
表2-26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与2004年版本目标对比 77
表2-27 自下而上汇总“八纵八横”高铁线路里程 77
表2-28 截止2016年7月“八纵”高铁的建设情况 80
表2-29 截止2016年年7月“八横”高铁的建设情况 83
表2-30 “八纵八横”建设情况(公里) 84
表2-31 截止2016年7月城际铁路的建设及规划情况表 85
表2-32 截止2016年年7月城际铁路建设情况 87
表2-33 城市群间2小时交通圈情况表(一) 88
表2-34 城市群间2小时交通圈情况表(二) 90
表2-35 城市群间2小时交通圈情况表(三) 92
表2-36 2020年区域快捷大能力通道规划 93
表2-37 2020年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通道规划 95
表2-38 2020年促进脱贫:攻坚和国土开发铁路规划 95
表2-39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年铁路运营里程目标(万公里) 100表2-40 各时期年均新建铁路里程数(万公里) 100
表2-41 西南、西北地区高速铁路网覆盖仍不完善 100
表2-42 各国人均铁路里程数及单位GDP铁路里程数比较:中国当前铁路网密度较低,即使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密度仍低于可比发达经济体 103
表2-43 历年铁路工作会议计划及完成情况 104
表2-44 2016国家重点推进铁路项目,总投资7803亿 104
表2-45 2017国家重点推进铁路项目,总投资4896亿 105
表2-46 2018国家重点推进铁路项目,总投资6514亿 106
表2-47 城际铁路运营里程 109
表2-48 我国已通车城际铁路 110
表2-49 京津城际2008年开通后对两地经济影响 111
表2-50 预计2015-2030年规划新建1.27万公里城际铁路 112
表2-51 2020年城际铁路规划 113
表2-52 预计2018/2019/2020年铁路及高铁新通车里程将达6400/8100/7900公里 115
表2-53 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4.85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03万公里 116
表2-54 铁总换帅完成后进入密集采购期 116
表2-55 铁路货车采购量出现强势反弹 117
表2-56 预计未来三年年机车采购量平稳回升 118
表2-57 预计2020年高铁客运量将达19.01亿人次 118
表2-58 预计2020年我国动车组拥有量达32541辆 118
表2-59 预计2017-2020年动车组采购量达439标准列/年 118
表2-60 西部铁路投资占比为40.76% 120
表2-61 西部铁路营业里程最长、客运量最低;西部铁路客运密度仅为东部(含东北)的1/3 121
表2-62 中东部城际高铁、通道高铁并重 121
表2-63 近几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稳步增长 123
表2-64 十三五计划新开工主要高速铁路项目 123
表2-65 铁路改革三大可能方向 125
表2-66 铁总近五年负债变化情况 126
表2-67 中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资本金来源 127
表2-68 货运铁路PPP项目多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客运铁路多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或政府付费模式 127
表2-69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版本与2008版本纲要对比 128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3-1 2015年中国铁路密度仅是德国的九分之一 129
表3-2 2015年我国人均铁路线长度不足1公里/万人 129
表3-3 2016年中国高铁规模世界第一 130
表3-4 2016年中国高铁密度仅是西班牙的25.8% 130
表3-5 截至2016年,中国运营地铁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 130
表3-6 上海、北京地铁密度处于世界级城市中下游水平 131
表3-7 中国动车运营时速高、载运大 132
表3-8 中国动车组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132
表3-9 高铁动车部件国产化空间依旧存在 133
表3-10 2016年中车负责的轨交国家重点专项 134
表3-11 随着时间推移我国进入后周期的铁路越来越多 134
表3-12 动车组全寿命为25年,检修要求高、密度大 134
表3-13 我国铁路后市场占比远低于国际水平 135
表3-14 引进动车组技术招标 137
表3-15 我国动车组CRH1、CRH2、CRH3、CRH5四大系列技术介绍 137
表3-16 中国动车组自主创新研发的CRH380系列及CRH6系列 139
表3-17 九大核心零部件和配套技术 141
表3-18 典型动车组成本构成 141
表3-19 CRH5九大关键技术来源 142
表3-20 CRH5十大重要配套技术技术来源 142
表3-21 零部件国产化重大事件 146
表3-22 国内动车组四套技术体系9大核心技术比较 148
表3-23 和谐号动车组车体技术及国产化状况 149
表3-24 四大动车组系列转向架比较 150
表3-25 和谐号动车组牵引系统设备供应商 151
表3-26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研发12种关键系统和零部件 154
表3-27 动车组部件国产化进展 155
表3-28 我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历程 156
表3-29 2013-2015年中铁总车辆招标 157
表3-30 动车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情况 158
表3-31 我国未来10-15年轨交装备行业技术发展路径 159
表3-32 我国轨交装备行业国产化程度划分 160
表3-33 我国轨交上游产业链布局完善 161
表3-34 中国中车的风雨历程 162
表3-35 中国中车业务广泛 163
表3-36 中国中车是全球拥有最完备车轨装备产品线的供应商之一 163
表3-37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铁路装备制造商 164
表3-38 中国中车机车产品品类丰富 165
表3-39 全球电力机车市场份额 165
表3-40 全球内燃机车市场份额 165
表3-41 全球货车市场份额 166
表3-42 全球客车市场份额 166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3-43 全球高速动车组市场份额 166
表3-44 全球地铁市场份额 166
表3-45 中车营收逐年递增,CAGR为19%,2015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27% 167
表3-46 2015年中国中车轨交设备业务贡献总营收的61.26% 167
表3-47 2015年中国中车轨交相关营收规模全球第一 167
表3-48 2015中国中车轨交相关营业利润率高达22% 168
表3-49 中国铁路总公司是中国中车最大采购商 168
表3-50 2014-2017M1动车招标情况(折合标准列) 169
表3-51 2014-2017M1铁总动车招标情况(折合标准列) 170
表3-52 2014-2017M1铁总货车招标情况 171
表3-53 2014年-2016年动车+货车招标项目统计及数量 172
表3-54 2017年1月动车+货车招标项目统计及数量 173
表3-55 动车相关业务营业额增加,CAGA达20.6% 174
表3-56 2015动车相关业务占铁路装备的59% 174
表3-57 近年来我国高铁客运量飞速增长 174
表3-58 高铁客运周转量占比:高铁在公共交通中重要性日益突出 175
表3-59 高铁营业里程持续走高,CAGA达30%;2016高铁占铁路营运比例攀升至17.7% 175
表3-60 铁路固定资投资产连续3年破8000亿 175
表3-61 动车组招标量保持约400列/年,单位(列) 176
表3-62 预计2017-2020年动车组采购量达439标准列/年 176
表3-63 高铁海外项目全球铺开 177
表3-64 世界高铁计划新增里程(公里) 178
表3-65 我国和谐号动车组保有量统计与预测(辆) 179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3-66 2011-2015年我国动车组增加量 179
表3-67 2009-2015年和谐号动车组车辆密度,2015年为0.93辆/公里 179
表3-68 我国和谐号动车组平均密度统计与预测(辆/公里) 180
表3-69 2016-2020中国高铁车辆需求测算 180
表3-70 预计2020年动车组保有量达到3.6万辆 181
表3-71 2005-2015年我国铁路机车保有量 182
表3-72 2015年我国普铁客运量有所缩减 182
表3-73 铁路客车产量逐年下降,CAGR-14.5% 183
表3-74 近年来中铁建投采购客车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183
表3-75 国内主要普通铁路客车型号 184
表3-76 2006-2015年我国铁路客车保有量 184
表3-77 2011-2015年京沪高铁日均客流量和客流量 184
表3-78 预计2020年普客保有量达到8.02辆,“十三五”保有量CAGR为4.27% 185
表3-79 客车主要新造和修理基地相对较少 186
表3-80 中车客车营收存在波动性,“十二五”CAGR仅有0.6% 186
表3-81 2012-2016铁路货运量及增速情况表 187
表3-82 2006-2015年我国铁路货车保有量 188
表3-83 2016年起货车招标量底部反转,2017年起机车招标大幅好转 188
表3-84“十三五”期间铁路车辆购置费用汇总 189
表3-85 2008年-2015年全国铁路机车车辆购置费用(亿元) 189
表3-86 货车主要新造和修理基地多 189
表3-87 货车业务逐年缩减,CAGR为-26% 190
表3-88 近五次各类动车组招标数分布,350公里级占55% 191
表3-89 铁路里程及高铁里程运量 191
表3-90 主要动车组列车型号及造价 192
表3-91 2016年计划开工高铁项目 193
表3-92 各要素占项目总成本的百分比(%) 193
表3-93 “十三五”期间铁路车辆购置费用汇总 195
表3-94 动车组主要零部件国产化及企业参与情况(不完全统计) 196
表3-95 IGBT和MOSFET可应用于高铁牵引变流器及辅助电源系统 198
表3-96 2015年全球各地IGBT市场分布 199
表3-97 IGBT全球市场2014年及预计2020年应用分布 200
表3-98 国际IGBT市场份额较为集中 200
表3-99 国内IGBT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200
表3-100 国内有能力自主研制6500V级别高铁IGBT的厂商较少 200
表3-101 动车刹车片市场空间估算,2015年约77亿元 201
表3-102 动车转向架各组成部分获CRCC认证企业 203
表3-103 动车组连接器供应商 206
表3-104 轨道交通连接器技术指标 206
表3-105 不同类型动车组刹车片配备量 207
表3-106 各类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概况及市场参与者 214
表3-107 国内各类轨交控制系统市场份额分布,中国通号占据主导 214
表3-108 预计2017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 218
表3-109 快速铁路车辆保有量及新增量预测 219
表3-110 动车组1-5级检修介绍 222
表3-111 动车组检修数据表 222
表3-112 动车组检修范围 223
表3-113 铁路动车组检修要求高、频率高、涉及部件多 223
表3-114 历年动车组高级修数量 225
表3-115 2017年第一次动车组裣修招标信息 225
表3-116 铁路后市场内容和竞争格局 226
表3-117 车辆运营维护渗透率较低 227
表3-118 供电安全检测6C系统功能汇总表 228
表3-119 供电安全监测系统市场空间 229
表3-120 站段调度系列产品示例 229
表3-121 铁路后市场相关公司一览表 231
表3-122 轨交后市场零部件测算 233
表4-1 北京地铁部分项目国产化率 236
表4-2 动车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情况 237
表4-3 国内外生产动车组连接器公司 240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表4-4 国内生产受电弓滑板公司 241
表4-5 传统车型分布密度稳中有升,单个机车平均悬挂39节车厢 244
表4-6 传统车型货车数量占比近90%,客车7%-8%,机车2.5%左右 244
表4-7 估算的2017-2020年机车、货车和客车总保有量变化 244
表4-8 各种轨道交通制式车辆造价水平 245
表4-9 铁路货车历年招标及实际交付情况,估算尚未交付存量4615辆 245
表4-10 铁路客车历年招标及实际交付情况,估算尚未交付存量206辆 245
表4-11 铁路机车历年招标及实际交付情况,估算基本交付完成 245
表4-12 不同车型(客车、机车和货车)销量预测 246
表4-13 国内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渗透率不断提升(单位:台/千公里) 247
表4-14 国内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市场容量情景测算 248
表4-15 国内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市场年均新增保有量测算(单位:台) 248
表4-16 国内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市场保有量测算(单位:台) 248
表4-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状况 249
表4-18 “一带一路”部分国家高铁修建规划 252
表4-19 高铁出口项目基本情况 255
 
图1-1 轨道交通分类 17
图1-2 低地板有轨电车经过三代发展 29
图1-3 广义轨道交通产业链: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十分庞大 31
图1-4 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链条示意图 32
图1-5 根据最新规划,全国铁路网可分为高速铁路网、普速铁路网和综合交通枢纽三部分 36
图1-6 中国铁路投资额及预测 40
图1-7 铁路设备行业部分细分产品生命周期:遵循从基建,到设备,再到维保的基本过程 45
图2-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历程图示 64
图2-2 中国高铁引进国外动车组技术后的产业自主化 65
图2-3 中国高铁产业链梳理 66
图2-4 京沪高铁沿线工业园建设 69
图2-5 合福客运专线沿线城市旅游产业保持高增长 70
图2-6 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2030年) 79
图2-7 中国铁路投资额及预测 96
图2-8 铁路投资传导链:5年后新通车里程与当年新开工项目数正相关 115
图2-9 中国铁路建设资金来源 127
图3-1 轨道交通动车组主要零部件及所占成本比重 140
图3-2 动车组主要制动方式 152
图3-3 动车组制动系统设备装置 153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图3-4 铁路建设投资构成 194
图3-5 动车组检修流程图 195
图3-6 IGBT高铁应用技术在国外已经步入了成熟期 199
图3-7 国内列控系统分类及对应主要竞争者 212
图3-8 铁路综合监控系统,市场竞争者多 215
图3-9 通车高峰拉动庞大设备需求 217
图3-10 “十三五”轨交后市场:零部件约增量市场需求约730亿元,后市场需求约650亿元 234
图4-1 我国2015年至2017年3月新批复高铁投资项目及造价 253
(本报告由经纬万方提供 联系电话:010-51920018)

友情链接